看了三天的MIBC,各支球队都有其非常强烈的特性——我不是说打球风格啦、小球战术啦等等,而是:
韩国庆熙大学是王小二,一场不如一场;
印度大兄们是逆转之王,虽然被逆转成功的只有咱们亲爱的马来西亚代表队;
香港队是印度大兄的相反,专门研究如何把比赛搞得虎头蛇尾;
台湾队是顺风球高手,打顺了可以连珠炮发33投18中的三分球然后输球,也可以仅有25投5中的三分球而赢球;
新加坡腾飞之狮,在首场是半醒之狮,次场是君临之狮。
相比之下,咱们亲爱的马来西亚可说是最没什么特性、也没什么特色的队伍了......啊,我想起了,是最多灌篮的队伍,虽然始作俑者都不是马来西亚人......
言归正传。马来西亚队在首场比赛中以109比104击退了三分球如有神助的台湾,说穿了就是内线占的便宜。次场大意失荆州,大意轻敌的又何止是球员?
不过,将即将腾飞的狮子硬生生地扳了下来,就不得不大声叹一句:“马来西亚,好样的!”
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(风闻盘口甚至有新加坡放马来西亚20分之说),全场比分都在紧追着澳洲联赛的职业球员们,既没有为大逆转而酝酿(就像印度对韩国时一度落后28分那种),也没有向香港看齐的习惯,更没有像韩国那般被打昏了头,而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东道主,我们拿出了我们所有最好的来招待这位贵宾,以示尊重。
马来西亚运动员关键时刻的心理素质向来为人诟病,即便奥运银牌得主李宗伟在2008年奥运的羽球男单决赛中,亦表现得像一只遇到大老鹰的小雏鸡,被林丹达到满地找牙。而回到MIBC,这场马新之战的最后关头,一些平日罚球命中率颇高的球员相续失准,多次失去扩大领先幅度并奠定胜基的机会。相对的,关键时刻的失误倒是叫人看了揪心揪肺;幸而正赛完结前的那一次“转攻为守”的边线发球没有直接造成饮恨的根源。
不过,在加时赛里面,重新出发的马来西亚队专注力更胜往常,而新队也没有令我们失望地与马来西亚联手送上一场堪称整个MIBC里最精彩的一场赛事。93-92,魏川进冲破防线、以及“马来西亚运动员关键时刻的心理素质向来为人诟病”的桎梏、挑篮得手时,我哪管李宗伟拿了奥运银牌还是吃掉了林丹,都不会比这场比赛更撼动我心。
三场比赛以降,马来西亚的后卫大多都表现出色,或许是两块黑大个牵制了内线所致、或者是吴清发盘活了他们,从正选的苏永庆、黄万新,到板凳抢分手魏川进和刘余庆,每每都能在关键时刻灵光乍现,虽然有时候可能不足以挽救球队于水火,但是光健时刻的灵光本来就是相当难得的素质。几场比赛下来,让我感到无比振奋的是;马来西亚原来也拥有不亚于其他国家的优秀后卫啊......
相对的,锋线的球员则为这一次征途的战略思想作出了相当大的牺牲。原本单兵作战能力上乘的谭健鸿,更多的是作为传导中枢,内外线之间的联接点;而原本司职中锋、大前锋的陈利伟、许伟德则长时间被摁在板凳上。一个是无论国内或国外(中国大学联赛)都呼风唤雨的禁区守护神,另一个则是国家队队长、绝对的主力,自成名以来什么时候坐过那么长时间的板凳?皆因两块黑大个的到来,这两位国内属巨星级的球员都做出了让步、牺牲和调整,在有限的出场时间尽力贡献以维持马来西亚赛果不坠,值得大家向他们致意。
陈利伟和许伟德,相比之下许伟德的调适更顺利;原本就拥有一手漂亮外线投射能力的许伟德,甚至能配合两块黑大个而拉到外线去尝试小前锋的位置,并且效率喜人,是相当好的现象。陈利伟则可能太习惯混厮禁区,外线投射的信心也不高,故而在和黑大个同时上场时,常有不知所措而产生失误之举。3天来陈利伟的亮点主要是在防守方面的封盖,而这些漂亮封盖出现的时候或碰巧、或正好都是两块黑大个正在场外休息而利伟驻守禁区之时。
话说回来,两块黑大个相比起马来西亚“惯用”的Chris Kuete,Chris的确拥有更好的控传切投(因他是后卫出身的嘛),但我认为目前的两块黑大个才是更适合马来西亚队的外援类型。因为他们都是内线球员,所以不会在进攻时贪图控球权,这对马来西亚后卫在经验成长上的助益是无以伦比的,比起Chris的“一条龙”服务,马来西亚球员只会一味儿依赖他将所有事情搞定,如此一来则压抑了球员通过比赛来成长的空间。
浑浑噩噩,言不及义,但因为马来西亚93比92战胜新加坡腾飞之狮实在太过令人振奋,故非得留下片言只语。
为马来西亚的明天、为明天的马来西亚,加油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